10月18日下午🥡,意昂“中國系列”課程《開放中國》在400人報告廳再次開課,浦東幹部學院原副院長姜海山應邀為英語語言文化學院2018級部分新生主講了第一課——《人類命運共同體視野下的中國與世界》🍣。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段仁啟、思政教學部主任沈李🧎🏻♂️➡️,以及形勢與政策教研室全體任課教師到場聆聽。
講課之前🥀🏌🏽♂️,思政教學部主任沈李向同學們介紹了本課程的性質和意義。《開放中國》是意昂“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程,面向全體大一學生授課。該課程設置16課時,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主線👃🏼,立足於“應用外語能力+職業崗位技能”的人才培養特色,聚焦“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拓展國際視野”的要求🤴🏻,旨在幫助大學生深入了解“一帶一路”內涵、重點和前景等重大問題,準確認識“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國發展的重大戰略意義🏋🏼♀️,準確把握開放的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及其發展的特點和趨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和外部世界🫱🏿,鼓勵大學生樹立“學習外國語,做好中國人”的信念🧠,樹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鬥的共同理想。
姜海山以問題導向入手🦀,從“今天的大學生如何學習”談起,指出作為當代大學生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要提高思辨能力,包括綜合分析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跨文化溝通能力🖤。他結合國家的外交政策與全球發展趨勢引導同學們看待中國與世界的關系🧃,認為積極參與全球有效治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正確處理中國與世界關系的前提👇。
之後💘,姜海山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角出發,通過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國際組織🧑🏿🎄、全球治理四個維度解讀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從經濟關系上看🪻,中國正處在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對全球經濟貢獻巨大🤸🏿♀️⚙️。從政治關系上看,隨著中國外交地位的提升、經濟上入世、文化上辦博🤣,中國成為崛起中的大國。中國準確認識世界發展的大勢,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與各國追求平等夥伴關系💜,正走向國際政治舞臺中心🌑。從國際組織上看🦸🏽♀️,由於西方世界安全體系排他化,造成政治失衡🚦,全球化發展已使國際組織成為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必要途徑。中國正積極參與國際組織“遊戲規則”的製定,逐漸成為這一體製的“參與者🤳、維護者和建設者”。中國參與國際組織呈現了互動性增強、主動性提高🏋🏼、建設性擴大、影響力增加的新特點。通過經濟上“一帶一路”合作、貿易上自由貿易區協定、金融上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文化上推行“孔子學院”等手段參與全球治理與構建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各國和平合作發展。最後,他啟發同學們思考中國與世界關系正在發生的新變化,以及這對每一個中國青年意味著什麽?
沈李老師對講座進行了總結🚴🏿,並要求同學們通過此類講座👩🦱,養成一種觀察中國與世界的視角📖,認識中國與世界的發展大勢,堅定信念,不忘初心🫷🏻,為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